固體臭味劑是一類通過化學或物理作用掩蓋或中和異味的物質,其化學組成和除臭機制因具體產品而異。
  1.香料或香精
  主要成分是揮發性芳香化合物,如酯類(如乙酸乙酯、丙酸乙酯)、醇類(如乙醇、異丙醇)、醛類(如苯甲醛、檸檬醛)等。
  作用:通過釋放強烈的香氣掩蓋惡臭。
  2.吸附劑
  如活性炭、硅藻土、沸石等多孔材料。
  作用:吸附空氣中的異味分子,減少其濃度。
  3.化學除臭劑
  如氧化劑(如次氯酸鈉、過氧化氫)、酸性物質(如檸檬酸、醋酸)、堿性物質(如氫氧化鈉)等。
  作用:通過化學反應中和或分解異味分子。
  4.載體材料
  如石膏、黏土、硅膠等。
  作用:作為固體基質,支撐其他成分并控制釋放速度。
  5.抗菌劑
  如銀離子、季銨鹽等。
  作用:抑制微生物繁殖,防止腐敗產生的異味。
  二、固體臭味劑的除臭機制主要包括以下幾種:
  1. 掩蓋作用(Masking)
  通過釋放強烈的香氣分子,掩蓋惡臭分子的感官刺激。
  例如:香料中的酯類、醇類等揮發性物質與惡臭分子競爭嗅覺受體。
  2. 物理吸附(Adsorption)
  利用多孔材料(如活性炭)的吸附能力,將異味分子捕獲在表面。
  例如:活性炭的比表面積大,可有效吸附氨、硫化氫等氣體。
  3. 化學中和(Chemical Neutralization)
  通過化學反應將異味分子轉化為無味或低氣味的物質。
  例如:
  酸性除臭劑(如檸檬酸)中和堿性異味(如氨)。
  氧化劑(如次氯酸鈉)氧化硫化氫等還原性異味。
  4. 生物降解(Biodegradation)
  利用微生物或酶分解異味分子。
  例如:添加乳酸菌或蛋白酶,分解有機廢棄物產生的胺類、硫化物等。
  5. 抗菌防腐(Antimicrobial)
  抑制微生物生長,防止腐敗產生的異味。
  例如:銀離子或季銨鹽破壞細菌細胞膜,減少異味來源。
